防水堵漏怎么做?防水堵漏有種“暗技術”您知道嗎
發布時間:2024-10-31
排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排水和防水堵漏技藝密不可分。雖然從大體上來說,排水技術也被歸類為整個防水堵漏板塊中的一部分,但有很多問題,只要排水做的好,就能把滲透問題解決了。所以,如何靈活的使用“排水技巧”是十分有效也是十分高超的!
滲排水層排水、盲溝排水、內排法排水是地下工程滲排水防水常用的排水法。
那么,這三種排水法各自有什么特點呢?
1、滲排水層排水法:滲排水層排水是在地下構筑物下面鋪設一層碎石或卵石作滲水層,在滲水層內再設置集水管或排水溝,將水排走。滲排水適用于地下水為上層滯水且防水要求較高的地下工程。
2、盲溝排水法:盲溝排水法是在構筑物四周設置盲溝,使地下水沿著盲溝向低處排走的一種排水方法。采用盲溝排水法,不僅排水效果好,還可以節約材料和工程費用。
凡是自流排水條件而無倒灌可能時,可采用盲溝排水時法。當地形受到限制,無自流排水條件,也可以利用盲溝將地下水引入集水坑,再用水泵抽走。
盲溝排水適用于地基為弱透水性土層,地下水量不大,排水面積較小或常用地下水低于地下建筑物室內地坪,只是在雨季豐水期的短期內稍高于地下建筑物室內地坪的地下防水工程。
3、內排防水法:把外部的地下水通過外墻上預留管流人室內的排水溝中,再匯集于集水坑,然后用水泵排走。
或者是在地下構筑物室內地面,用鋼筋混凝土預制板鋪在地垅墻上做成架空地面,房心土上鋪設粗砂和卵石頭,當地下水從外墻預埋管流入室內后,順房心土形成的坡度流向集水坑,再用水泵抽走。
采用內排法時,為防止外墻預埋管處堵塞,在預埋管入口處設鋼筋格柵,格柵外用石子做滲水層,粗砂做濾水層。
內排法排水比較可靠,檢修方便。當地基土為弱透水性土,地下水量較小時,采用此法較為合適。
那么,內排法的施工工藝有什么要求呢?
內排法施工工藝:
每種防水法都有自己獨特的優點,這期青龍小編以隧道為例,著重介紹一下內排法施工工藝。
排水溝常規設置:
1、水溝斜度要同線路斜度一起。在地道中的分坡平段范圍內和車站內地道,排水溝底部應留不小于0.1%的斜度。
2、水溝斷面應按照水量大小斷定,以確保有滿足的過水才調,且便利收拾和檢查。單線地道水溝斷面不應低于25cm*40cm(高*寬),雙線地道斷面一般不低于30cm*40cm(高*寬)。
3、水溝應設置在地下水來歷一側。若地下水來歷不明時,曲線地道水溝應該設置在曲線內側、直線地道水溝可設置在恣意一側;
若地下水較多或選用混凝土寬枕道床、整體道床的地道,最好設置雙側水溝,防止許多水流流經道床而導致床基底發生病害。
4、雙線地道可設置雙側或中心水溝;洞內水溝均應鋪設蓋板。
5、依據地下水狀況,于襯騎墻膠要緊靠蓋板地上高程處,并每隔必定距離設置1個10cm*10cm的泄水孔。墻背泄水孔進口高程以下超挖部分需用同級圬工回填密實,以便于泄水。
上一條:地下工程各部位滲漏問題的原因分析
地址:榮成市鄒泰南街298號
電話:0631-7588018
傳真:0631-7588018
E-mail:rcjzjt@163.com
掃碼關注官方微信